索引號: | 11341823MB1629388X/202310-00001 | 組配分類: | 公共服務 |
發(fā)布機構: | 青陽縣文化和旅游局 | 主題分類: | 文化、廣電、新聞出版 / 公民 |
名稱: | 青陽縣文物管理所簡介 | 文號: | 無 |
成文日期: | 發(fā)布日期: | 2023-10-09 | |
生效日期: | 廢止日期: |
青陽縣文物管理所青陽縣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82年4月,配編5人,負責文物普法執(zhí)法、調查研究、保護管理、修繕保養(yǎng)、征集收藏、陳列展覽和配合上級考古研究部門清理發(fā)掘等工作。1987年11月,成立青陽縣文物管理委員會,主要負責協調各縣有關部門和單位通力協作,做好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。1985年5月,全縣發(fā)展文物保護員共62人,組建了一支業(yè)余文物保護隊伍,保護散落在城鄉(xiāng)各地的文物。建所11多年,多次對全縣文物進行普查,并進行多次搶救性發(fā)掘,已收集館所文物千余件,建立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4處。
青陽縣博物館歷經一年多拆建,于1993年12月竣工。青陽縣博物館,位于青陽縣城九華西路頂端,背倚長龍崗革命烈士紀念塔,系“曹氏宗祠”搬遷而成。曹氏宗同原在青陽陵陽鎮(zhèn)濟陽村,屬明末清初建筑。為加強對這一古老建筑的保護,并使之得到合理的開發(fā)利用,在國家和省文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青陽縣政府凈它搬遷至縣城,辟為青陽縣博物館。整個搬過工程于1991年10月開始,1994年底竣工并正式開館。青陽縣物館主體建筑由門樓(前廳)、明倫堂(中廳)、寢樓(后廳)三部分組在,占地160平方米。每廳以庭院相連,中為方形大青石鋪成甬道。整個建筑飛檐翹角,氣宇軒昂,梁坊寬大氣派,浮雕為古代戲文典故。館名匾額“青陽博物館”"為當代書法大師啟功題寫;“明倫堂”匾額為國家計委主任陳錦華所書,“寢樓”匾額為省委宣會部副部長沈培新題寫。青陽縣博物館目前與縣文管所合署辦公,現收藏石器、陶瓷器、青銅以及名人字畫等類文物千余件,其中不乏傳世珍品,開館以來舉辦了“青陽縣歷史文物展覽”、“青陽縣收藏名人書畫展”等多項展覽活動,現已成為青陽縣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的教育基地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