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陽腔環(huán)幕投影,運用聲畫投影,全面地展示了青陽腔的歷史由來及傳承脈絡(luò)。這是青陽腔流布圖,青陽腔由皖南延伸到閩、粵、湘、贛、鄂、蜀、晉、魯?shù)鹊?,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徽劇、贛劇、川劇、黃梅戲等劇種的形成與發(fā)展。
墻面上展示的青陽腔臉譜,由我縣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生漆夾苧技藝制作而成,遇水不化,遇酸不腐,遇火不燃,而且看似厚重,實則非常輕便,是制作臉譜工藝品的上上之選。墻上的38個臉譜刻畫的是青陽腔傳統(tǒng)劇目中的戲曲人物形象。
青陽腔博物館還有青陽腔曲譜,展示了當時青陽腔曲譜的記錄方法??h文化工作者采取口述筆錄、聽唱記譜,整理出青陽腔文字資料約60萬字,音像資料15小時??h文化部門建立了青陽腔數(shù)據(jù)庫,將目前記錄在冊的青陽腔劇本、文字資料、音像資料永久保存。